4月23日,走进位于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安徽铜雀二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全自动生产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农业科技。移步至该公司的白姜种植基地,破土而出的青嫩姜苗展示着盎然生机。
“这里栽培的是传统姜苗,在别处我们还栽培了‘铜白姜 1 号’‘铜白姜 2 号’新品种农业科技。” 该公司综合部主任任定平介绍,近年来该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通过 “脱毒组培” 技术培育的两个新品种,亩产几近翻倍,可达2300公斤,且抗病害能力显著增强。“去年,我们又联合科研院所启动变异育种攻关,目前新一代白姜种苗已进入田间试验阶段,有望在产量、抗病性和口感方面实现新突破。”
科技赋能的效益不仅体现在种植端农业科技。在该公司的产品展示馆内,姜茶、姜粉、姜饮料等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据介绍,在园区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该公司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合作,突破传统腌制工艺局限,研发出固体姜茶、姜汁饮料、生姜洗发液等20余款产品,涵盖食品、保健、日化三大领域,推动铜陵白姜从地域特产向科技型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该公司白姜产品产值突破1000万元。
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梅建广摄
以科技赋能,为农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发展添活力农业科技。近年来,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强化创新驱动,先后与江南大学、郑州果树研究所等机构共建科创平台10余个,成功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也为园区诸多企业拓宽了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发展之路。
与铜雀二乔公司仅一路之隔,安徽康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是另一番图景农业科技。麸皮、米糠、玉米芯等原材料的装瓶、培育等环节全部由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环境模拟控制系统完成,在全程标准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全年无间断生产,让食用菌生产告别了 “靠天吃饭” 和淡旺季。
“去年,我们共生产金针菇6000余吨,产值3000余万元农业科技。目前,日产金针菇约50吨,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国外,并带动周边3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该公司朱彬峰介绍。
“近年来,我们坚持多元化发展路径,引导园区企业应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同时也整合资源发展新业态农业科技。” 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部部长王院生介绍,园区还发展 “互联网 + 农业”,建成电商小镇和村播学院,年培训主播1.5万人次,带动200余名农村主播助农直销;以 “农业 + 文旅” 打造研学基地、红旅游线路,休闲农业年产值近亿元;通过组建白姜、牡丹产业联合体,吸纳周边3000多名村民就业,初步构建起了特产业全链条升级、功能业态深度融合、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 “三产” 融合发展格局。(梅建广)